01
全国多地预警
连房带人全遭殃,多人遇难
全国多地再次发送预警。
这次,不是因为疫情,而是汛情。
央视财经还发布了高度警惕通知!!!
如此力度并非疫情,而因突至的暴雨。
据光明网报道,福建多地因暴雨引发灾情已转移民众逾18万人次!
在暴雨的作用下,
福建多地已经防暴雨洪水预警!!
广东有多难?
暴雨在当地已完成了包月。
整整一个月,广东大部分地区连续强降雨,
不少人都惊呼:
“广东的天是不是漏了?!”
“再这么下去,都快忘记太阳长什么样子了。”
不仅持续降雨,且雨量大到惊人。
据广东气象监测,仅6月14日一天,就有1个镇街经历了超250毫米的特大暴雨,99个镇街是100毫米~250毫米的大暴雨。
250毫米是什么概念?
从中国天气网常年平均数据来看,
北京全年降雨量500多毫米,
250毫米,意味着一天下完了北京近半年的雨。
广东惠州连日暴雨引发山洪,博罗县横河镇明先生(化名)开车拉着他的妻子行驶在路面上,结果不幸被洪水连车带人全部冲走。
救援人员不惜一切代价搜救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生还的希望越发渺茫。
目击者回想这一切依然倒吸凉气:
连人带车,感觉就是几秒钟,跑都来不及啊!
6月17日,横河镇人民政府已确认,
经过连续数日救捞,这对夫妇相继被找到,
但二人均无生命迹象。
更让广东人崩溃的是,暴雨没送走,
还迎来了龙卷风。
16日晚,广州从化太平镇附近被龙卷风盯上了。
龙卷风所到之处,狂风、电火花,犹如灾难大片。
室外,树被连根拔起。
室内,家中一片狼藉。
广州地铁连夜发出通报。
事隔三天,广东佛山南海大沥镇再次被龙卷风袭击。
从视频中可以看到,龙卷掀起大量铁皮木料,所到之处全部被卷到半空中。
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破坏,仓库顶棚也瞬间被掀掉。
此番EF1级龙卷风,最大风力14级左右,破坏时间长达一分钟。
不到一周,珠三角竟遭遇了两次龙卷风。
再来看看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,
这里原本是一个旅游胜地,浑然天成的美景加上带有民族特色的建筑,曾让人流连忘返。
然而,两天前,突遇特大暴雨,
顷刻间,水漫长街,
三层木楼瞬间被冲走。
房子中的人来不及逃命,
垮塌的房屋又被从山上冲下的大量石块掩埋。
虽然消防人员及时赶到,
但搜救工作仍然不那么乐观。
为了争取在第一时间抢救生命,
消防战士们徒手刨挖。
心也和所有人一样悬在半空。
然而,噩耗还是没有被拒之门外。
6月18日的最新消息:5名失联人员全部找到,遗憾的是经抢救无效,5人全部遇难。
02
全国各地遭受暴雨的影响!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,
暴雨同样也突袭了贵州黔东南,
7个乡镇出现特大暴雨。
房屋几乎全部淹没在洪水中,只能看到一个个连成排的房顶,所有可以漂浮的东西都被洪水一一带走。
很多房屋瞬间坍塌被洪水冲走,
一些来不及转移的群众就这样被困在其中。
儿子拼尽全力逃了出来,但年迈的父亲却困在其中。
当地特警队员立即赶往现场,
发现这名老人被困在坍塌的房屋中,
身体大部分已被泥土埋住,情况十分危急。
特警队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,
又与闻讯赶来支援的消防救援人员一起,
徒手扒开一根根倒塌的房架。
生命面前,又是一场全力以赴的救援。
经过半小时的紧张救援,
老人终于被从倒塌的房屋中救出送医。
暴水洪水导致多处国道、省道、县道、乡村道出现塌方,抗洪救灾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。
这条路在洪水的冲击下已经彻底垮塌。
雷山县达地乡乌达村有5人被困在危险地带,时刻都有被冲走的危险。
消防战士迅速往赶救援,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成胜利告终。
03
我国河南还遭受异常高温
最可怕的你却看不到!
我国河南还遭受异常高温,最高气温达40℃以上,高温也使得河南面临干旱。
虽然各国出现高温的原因并不相同,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“全球变暖”。全球变暖并不是全球气温平均上升,比如:去年当天20℃,今年同一天是21℃。而是会导致极端天气频发,其中就包括高温热浪。
目前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,是工业革命之后,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快速增加,这些温室气体就像是“大棚”一样,让短波辐射的太阳光可以穿透温室气体被地表吸收,使得地面辐射增温。
但是地表反射出的长波热量,却难以穿透温室气体散逸到太空,这些热量仍旧会停留在地球上,使得地球越来越热。
再加上全球经纬度不同,海陆热力差异不同,热量汇聚的地方也不相同,局部地区将会出现极端高温。
尤其是在高压脊统治的地方,会出现极端高温,比如:河南高温正是受大陆高压脊统治,盛行下沉气流,起到增压增温作用。
全球变暖还会导致极端暴雨增多。这是因为平均气温每升高1℃,大气含水量就会提高7%左右,未来这些水分就会通过降水落在地表。
另外一方面,全球变暖还会导致毛毛细雨减少,高温会导致强烈的上升气流,导致暴雨增多,容易引发洪涝灾害。
全球变暖还会导致冬季变得更冷,因为会加剧西风带的不稳定性,使得极地冷空气南下,造成极端寒冷天气。
所以,现如今我们感觉到的热,只是全球变暖对气候变化的其中一个影响而已,这些年来的高温,暴雨,极端寒冷都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。
面对全球变暖,每个国家,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。在这种背景下,我国提出了碳达峰,碳中和,各个行业都在节能减排。而我们个人力量虽然有限,但也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,为应对全球变暖做贡献。
"最初,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。这不过是一场山火,一次旱灾,一个物种的灭绝,一座城市的消失,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。”
[版权声明]图文来源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[侵权处理]图文无从溯源,如涉版权问题,24小时内删除。
END
鸿观:世界金融财经作者精心打造
荣获2016年新榜年度影响力新媒体
荣获2017年新年度财经公众号TOP10人气奖
43万小伙伴关注中国金融财经时事新媒体